莲荷花开富万家

——双清区火车站乡莲荷村走产业之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启示

2007年08月07日来源:本站原创 作者:曾秦伟  点击数:

邵阳城市建设滞后,城郊农村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,被人们形象地喻为“灯下黑”。近年来,邵阳的决策者高度关注三区的城乡发展,决心集聚力量促城乡结合部新崛起,要千方百计让自己的门户亮起来。带着期待和搜寻的目光,走进火车站乡莲荷村,展现在眼前的是宽敞洁净的水泥路,路上运送苗木花卉的车辆川流不息,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花香,映入眼帘的是路旁绿荫下的红瓦白墙,送入耳鼓的是林间枝头上啁啾的鸟鸣,更有从密林深处、花叶掩映下传出的村民劳作时爽朗的笑声。春节刚过,市委书记盛茂林带领市有关部门走进了莲荷,对他们依托森林资源,大打绿色牌,走产业之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大加赞赏,称之为典型的莲荷模式,要求在全市推介。

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路不通、饮水难的省级贫困村。村民们回忆,当时的莲荷虽然离城区只有八公里,但基础设施相当落后,进村机耕路宽不足三米,典型的晴天一身灰、雨天一身泥。进入农家院落,有的只是“人还未到位,臭气先进肺”的感慨。全村1500多人,靠种菜和进城打零工为生。青黄不接时还有几十户靠吃政府救济度春荒,有的是城里人的苦恼,少了农家丰收乐的喜悦。穷则思变,该村村民在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带领下,先后养过奶牛、波尔山羊,但都因技术问题或市场原因失败而告终。“政府让养猪你就养猪是头猪,政府不让养猪你就不养不如头猪”的牢骚和苦楚,莲荷人民也饱尝和领略过。利用地处城郊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森林资源,走花卉苗木栽培之路,致力生态农业,莲荷的发展涉入快车道,走上了既快又好的康庄大道。目前,全村花卉苗木基地已达1800亩,建成了全市最大的东北松育林基地,该村出产的花卉苗木已占到全市市场需求量的一半,仅花卉亩木一项,就可为全村人平年增收800元,村民年均纯收入已愈4000元。村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:困在旧观念上只会难上加难,不走出传统农业根本就没有出路。莲荷村经过痛苦的探索和摔打,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之路,新农村建设也形成了自己的亮点。

1、保护生态强基础。莲荷村的森林资源原本就相当丰富,村里一度从靠山吃山的思路出发,靠砍卖未成林木解困度难。98年李义军出任支部书记后,莲荷村支两委一班人敏锐地意识到,丰富的森林资源是地处城郊的莲荷一笔稀缺的财富,不仅不能滥砍滥伐,而且还应该大力保护,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,走持续发展之路。提出要依托森林资源优势,把莲荷村打造成城郊周边最大的森林公园,打造成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。从此,莲荷村村支两委把森林保护看成比天还要大的事。思路决定出路,短短几年的努力,就使全村拥有连片森林3000多亩,全村森林绿化率达80%,与周边朱家村、高家村、乡林场及新邵雀塘镇连片林场10000亩以上,且全是生态林,成为邵阳城区森林资源保护最完好的地方,是市区稳定供氧的天然氧吧,被水利部副部长陈雷誉为城郊森林保护的一朵奇葩,村民尝到了“人在家中坐,树在山上长”的甜头,现区、乡、村正在做申报省级生态公园的前期准备工作。他们走出了一条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新产业,在发展生态产业中营造新农村的特色之路。

2、产业支撑帮民富。没有产业作支撑,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就会很难实现,新农村建设也套成为一句时髦的空话。选定花卉苗木产业,区、乡、村三级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。一是提供引导资金。为带动老百姓种植苗木花卉,区政府为农户提供种苗信息,为农户购苗木,提供统一的运辆支持,免除运费。更富有诱惑的是农户租田种植苗木,区政府还负责承担其田租。二是提供技术指导。区、乡两级专门花钱从浏阳请来园艺师到村里驻村指导,随喊随到,随问随讲,不借机收村民任何费用。三是帮助联系销售。区、乡两级专门花钱为村民打广告,寻找购买商,市水土保持科技园每年为村民代售苗木50多万,发挥了中介组织的服务作用,深受群众欢迎。政府以服务促结构调整,事半功倍。目前,花卉苗木产业已成为莲荷村的支柱产业。村民不仅在村本部开发苗圃1800多亩,还在新邵雀塘镇清水塘村租地300多亩用于种植花卉苗木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到全村耕地面积的69.3%,成为远近闻名的花卉苗木专业村,花卉苗木销售收入也成直线上升趋势。2004年全村花卉苗木销售收入约80多万元,2005年达到150多万元,2006年攀升到300多万元。老党员肖志伟算了笔帐,每种植一亩国外松苗圃,年获纯收入平均可达8000元。有了产业的支撑,莲荷村的基础设施建设、村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和提高。2006年村里投资150万元修通了从战备路到莲荷村长5.6公里、宽5米的水泥路,李义军还自己投资30余万元开挖了两口深井,使全村及周边三个村近3000村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。同时由于花卉苗木产业需要大量劳力,该村村民基本上可以做到务工不出村,农民每年工资性收入300万元。

3、现代农业明方向。谈起莲荷村的发展前景,该乡党委书记曾峤林不无自豪地说,莲荷村最终发展方向是要建设花园式的新农村,把莲荷村打造成邵阳的后花园、城市居民旅游休闲的好去处。如何去建设花园式新农村,莲荷村民选择的路径是通过建设现代农业来引领新农村建设。莲荷村先后通过招商引资使建民集团紫薇花卉苗木基地、莲荷休闲垂钓山庄、天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观光园三家龙头企业在村里安营扎寨。依托龙头企业起点高、又有一定的科技水准的优势,来带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,最终实现集约化发展。以天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例,该公司运用良种加良法的示范作用和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现代农业运作模式,走高新林果产业化之路,用三年建成种植基地3万亩,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3万亩,采取订单式农业模式,兴办一个加工厂,实现产、供、销一体化服务。同时决定以示范园为依托,发展休闲农业,拟投资1200万元,兴建集农事体验、水果采摘、垂钓、森林健身、农耕文化博览以及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江南园林度假山庄,接待一些会议和举办博览会,提升知名度,并带动周围农户“农家乐”。预计今年到该村来进行休闲游的市区居民会突破3万人次。休闲垂钓、农家乐等休闲项目已成为莲荷村新的经济增长点。长期靠刀耕火种穷惯了的农民,尝到了现代农业引领走向康庄之路的喜悦。

4、乡风文明促和谐。莲荷村有好的传统,乡风特别文明。这也成了该村招商引资的一块招牌。天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观光园老总蒋宏品军人出身,快言快语,他说当初之所以选择莲荷村投资兴业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中了这里纯朴的乡风。尽管地处城郊结合部,却从无偷摸现象,更不用说人为的破坏了。有些名贵树木,几千元一株,栽下去相当放心,从来没有出现被偷的现象,这样愈加坚定了投资商的信心。村里没有吸毒人员,打牌赌博现象基本上也销声匿迹。目前,该村既是全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,每年接受农业科普知识的大中学生不下万人。宜居的人文环境,造就了该村现有70岁以上的老人182人,80岁以上的也不少于30人。乡敬老院也建在村上,建设了老人活动中心,让老人老有所为,老有所乐,村里尊老爱幼也蔚然成风。计划生育工作真正做到了“村为主”,近三年基本杜绝了超生,去年被评为区里优质服务单位。他们还利用传统民俗节日,积极组织开展篮球、乒乓球、猜迷等活动,丰富了党员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,从而积极地除陋习、破旧俗、树新风。一业兴带来了百业旺,由于业绩突出,年初莲荷村被市委、市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创建先进单位。

【字体: 】【收藏】【打印文章】【查看评论